公司> 正文

身边的博物馆|端午遛遛,“镇宅之宝”与“镇馆之宝”在辽博的欣喜相逢,有历史有古韵就是不一样-每日热闻

时间: 2023-06-26 09:17:45 来源: 顶端新闻
镇宅之宝镇馆之宝

6月的心似乎走野了,只要能出去透透风,总是按耐不住的狂蹽。

有人说,越走越有瘾,不走都受不了,在我这是得到了验证——此句为真理。

心中的间隙被感受填满,才会觉得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也许是对的。


【资料图】

毕竟别人的感受读来是间接的,自己的感受更为直观。

端午这个小长假,赶上了生日,也遭遇了加班,最后一天绝对不能浪费,“镇宅之宝”决定去辽博散散心。

辽宁省博物馆

辽博全称辽宁省博物馆,成立于1949年。是中国最早的省级博物馆之一,也是一座综合性的国家级博物馆。它的使命是收藏、保护和展示辽宁地区的丰富文化遗产,以丰富的文物资料,为游客们展示了古代辽宁源远流长和博大精神的历史文化。

此前一直都觉得是小朋友的参观基地,用以完成学校的必交课业。

其实对于喜欢古文化的人来说,这里确实是挺不错的地方,可以了解下自己生长的地方历史,也缓解下30多度的天给身体带来的燥热——也是蹭免费空调人的好去处。

辽宁博物馆一共有三层。本次为“热”奔赴,也是以第三层为主。该层以“古代辽宁”为主题,共设有五个常设展厅,从距今约28万年前人类开始从辽宁大地繁衍生息的洞穴岁月,到距今五千年前辽河流域文明曙光初现,再到各个民族文化此消彼长、相互交融。其中比较看好的是红山、三燕、辽代、清代时期的展览。

01镇馆之宝

今人不见古时月,今月曾经照古人。博物馆中隐藏着尘封已久的往事,是历史与过去的见证。若说传承久远,就要数红山文化时期,流传下来的物品也有很多,以红山女神、玉猪龙为典型,堪称“镇馆之宝”。

02古代辽宁产物

饕餮纹大圆鼎,是国内出土最大的商代圆鼎之一,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商王畿以外最大的铜鼎。

晋代的花树状步摇,跟清代步摇不一样,第一眼看着有点奇怪,镇宅之宝表示有点难以理解那个时期的审美,一棵树长在头上也就罢了,从哪看出来这是步摇呢?

其实对于旗人来说,辽代的鎏金银扞腰也是很有意思的物件。就是不知那个时期的人是不是营养不良,那得多瘦才能用?

辽代的青瓷飞鱼形水盂,属于禁止出国展览文物,属实逼真有趣。

墓葬文化有棺床小帐、石棺等,镇宅之宝觉得这块还是少待为妙,有点凉嗖嗖的。

各个时期的钱币,不仅一饱眼福,更是心性考验。这各种宝啊,我家也有一宝,只是不能当此宝,要是都属于镇宅之宝的家族,估计得增加更多的吨位。

03辽博《斗草图》

书画、钱币、玉器、陶瓷等收藏是顶级,尤其是书画,末代皇帝溥仪搬了好多出去,后边很多都收藏在辽宁省博物馆,著名的《清明上河图》也是从辽博调拨到故宫的。

还有一幅比较有名且应景的,也是跟端午节有关的,现存于辽博的,明代画家陈洪绶创作的《斗草图》。

“五月初五去斗草”是端午时节的一种传统风俗。斗草的内涵丰富,文斗武斗,种类数量,以及坚韧程度都能斗,作为茶余饭后的消遣的确不错。

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董宝厚表示,斗草游戏深受古代妇女和儿童的喜爱。斗草,表面是斗,内里是和。古人借着游戏,识草木之名,颐养心性,尊崇天人合一,人文之和。

古往今来,端午的风俗传统绵延千年,有精神寄托,也有文化传承其中所蕴含的深厚人文色彩。重温这些端午风俗,希望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。

其实逛辽博,的确是体力与眼力的考验,五个展厅,耗时四个多小时,镇宅之宝的吨位遭遇考验,不得不各种补充,这一次没看够的,下次继续。

辽博,等等镇宅之宝,训练下体能,再次来战。

时代在进步,城市在进步,人民在进步......

作为辽宁人,对自己的故乡能有如此深厚的文化而自豪。

从古至今,辽宁人,都在努力运用自己的智慧与能力,在天时地利人和之际,充满感恩地让生活更加美好。

有人说,一本好书,可开胸襟,可抒情怀,谦逊而长见识。

我觉得,一次好的参观,可以重拾振奋,进而拓宽视野,在前辈的肩背上再次前行,有胆识也具备勇气,在相互扶持的路上,走得更稳更深更远。#上顶端过端午##博物馆顶好玩##身边的博物馆#

END

关键词:

责任编辑:QL0009

为你推荐

关于我们| 联系我们| 投稿合作| 法律声明| 广告投放

版权所有 © 2020 跑酷财经网

所载文章、数据仅供参考,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。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!

联系我们:315 541 185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