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> 正文

中医所说的引火下行,是如何做到去火的?

时间: 2023-08-20 21:11:03 来源: 个人图书馆-风声之家

前面讲了我经常用的一个小偏方,里面提到“引火下行”,许多人感到不理解,上面的火如何能引到下面呢?

回答这个问题,我们首先要理解什么是中医的火。所谓火,只是中医学里面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,这也是我们汉语里面很常用的一种表达方法,千万不要理解成火焰的火。


(资料图片)

简单来讲,中医的火比较类似西医的炎症反应,特别是急性炎症反应,都有红肿热痛的症状特点。二者不但在表现上相似,在基本病理上也相似,都是在局部血管充血的基础上形成。

这里,可能有人会怪我将中西医混为一谈,所以要特别声明一下:中西医的差别不在基础科学,而在于对基础科学的理解和应用上。也就是说,生理学、解剖学、病理学等等,这些基础知识不属于西医,也不属于中医,而是自然界的客观存在。至于这些知识怎么用,中西医就有很大差别了。下面,我就借“引火下行”讲一下中医是如何应用这些知识的。

西医如何治疗炎症反应就不讲了,因为这方面的资料很多,也很详细。

在许多人的印象中,中医治疗火热,应该用寒凉药才对,而我前面讲的偏方里面,用的却是大热的吴茱萸,这是为什么呢?

因为这里所说的火热证,是在局部充血的基础上形成,如果是血热妄行等原因引起的火热证,则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。充血的根本原因是局部血液循环不通畅或不平衡。温热药都有扩张血管,促进血液循环,增加局部供血的作用,如果这个时候内服,就大错特错了。

所以,我们用吴茱萸不是内服,而是外敷穴位。它既然能够扩张血管,自然也能伸展经络,而经络都是线性分布的,并且经络的上下两端是对立关系,这就可以把整条经络都给伸展了。记住,我们这里伸展的是经络,经络包括了血管、肌肉、神经等各种组织,属于整体性的伸展,这就相当于把充血局部的整体环境给松解了,充血的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,火热的症状也就自然消除了。而且,越是实证,效果越快,因为实证之人身体机能强盛,气血的代谢运行都比较快。

这里面并没有把上面的火引到下面,那为什么还叫引火下行呢?因为这里用的是温热药,而且作用的位置在下部,从表面上看确实是引火下行,其实也是一种形象的比喻。但是,你只要熟悉中医的经络学说,很自然的就能理解其中的原理,还可以举一反三、推而广之。反之,如果你只是顾名思义,或者形而上学的理解,就只能依葫芦画瓢了。

扩张血管在中医临床上的应用还有很多,比如解表剂常用的散寒解热,就是通过扩张外周血管,进而达到解除内热的作用。

还有治疗血虚证的补血剂,也会经常用到扩张血管。这里主要扩张的是体循环的血管,体循环血容量提高了,自然就有利于改善周身的血液供应。

如果你理解了扩张血管的补血原理,反过来应用就是降血压的中医治法。因为血虚和实证高血压在中医上是相反的两个证候。这里还要强调一下,是实证的高血压。以上所说的方法,和西医都是同样的基础知识,但面对同样的病症,在具体应用上却是大大不同,甚至是截然相反的。简单的讲这么多,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认识中医,或者从中理解中西医的真正差别。

关键词:

责任编辑:QL0009

为你推荐

关于我们| 联系我们| 投稿合作| 法律声明| 广告投放

版权所有 © 2020 跑酷财经网

所载文章、数据仅供参考,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。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!

联系我们:315 541 185@qq.com